“衣者,隐也,裳者,障也,所以隐形自障闭也”。“上曰衣,衣,依也,人所依以庇寒 暑也;下曰裳,裳,障也,所以自障困也。”(上衣,称衣,衣是御寒的;下衣,称裳,裳是遮羞的。) “耕而食,织而衣”始于神农之世。《易经•系辞》里说:“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。”说的是早在炎帝、黄帝以及尧舜时期人们就开始穿着衣裳了,并且从那时起服装已有了标志功能。 也就是说,衣服不但有护体、保暖以及美化着装人的功能,而且还有它的特殊功能,它能体现着装人的社会地位、着装人的身份、民族成份、文化素质以及财富的多寡等等。 从近年来出土的实物和壁画上可以看出:辽代的衣裳由头衣、上衣、手衣和足衣组成。头衣也就是帽子,按季节分,契丹人冬有裘皮类的头衣和毛毡类的头衣,夏有纱缯(zeng)类、笠类的头衣。此外还有金属类的,例如皇帝、王公大臣用金冠来炫耀自己地位的显赫。还有裹巾与幞头。 上衣包括袍服、长短襦和中单。契丹男人的袍服特点是:圆领,左衽窄袖,无缘饰,长及膝下小腿中部。腰间扎系革带或布帛带,两侧不开衩,后开禊(xi)。契丹人多在里面贴身穿着内衣,名中单。契丹女子传统袍服特点是:交领,左衽窄袖,无缘饰,俗称团衫。 胫(jing)衣,也就是裤子。契丹人裤子的种类很多,有合裆裤、开裆裤;背带裤、脚蹬裤、连袜裤;长裤、短裤。女子有裙子。 足衣,就是脚上穿着的鞋。契丹人的足衣主要有皮革靴,毡靴,布帛靴、鞋,麻鞋,草鞋等等。契丹人所穿的皮靴,又称胡履。北宋沈括使辽时,曾见过契丹人所穿的胡履。在《熙宁时虏图抄》中记载:“予(yu)至胡庭日,新雨过,涉草,衣绔(ku)皆濡(ru),唯胡人都无所沾。” |
请发表评论